辞职后自己交社保,退休金会受到哪些影响呢?
1、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
退休金的计算与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密切相关,辞职后,如果我们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继续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,那么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会有所不同,通常情况下,缴费基数会根据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来确定,而缴费比例一般为20%,这意味着,我们的缴费金额可能会比上班时更高。
缴费年限方面,我国规定,累计缴费满15年才能领取养老金,辞职后自己交社保,只要保证累计缴费年限不少于15年,就不会影响退休金的领取。
2、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
我们知道,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两个账户: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,个人账户里的钱是我们自己交的,而统筹账户里的钱是单位交的,辞职后,我们只需缴纳个人账户部分,统筹账户部分不再缴纳。
这意味着,辞职后自己交社保,个人账户的累计金额可能会比上班时少一些,这并不影响退休金的计算,因为退休金主要与个人账户累计金额和缴费年限有关。
3、退休年龄
辞职后自己交社保,退休年龄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,根据我国现行规定,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,女性退休年龄为50岁或55岁(根据工种不同而有所区别)。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我们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辞职,且没有重新就业,那么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,就可以领取养老金,但如果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辞职,那么需要继续缴纳养老保险,直到满足领取养老金的条件。
下面来具体说说,辞职后如何自己交社保:
1、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
辞职后,我们可以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继续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,具体流程为:携带身份证、户口簿、银行卡等相关材料,到当地社保局办理参保手续。
2、转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
如果觉得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养老保险负担较重,我们还可以选择转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,具体流程为:携带身份证、户口簿、银行卡等相关材料,到当地村委会或社区办理参保手续。
辞职后自己交社保,只要注意以下几点,就不会影响退休金:
1、确保累计缴费年限不少于15年;
2、关注个人账户累计金额;
3、注意退休年龄。
希望大家在面临辞职时,能够充分了解社保政策,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,我们才能在退休后享受到应有的待遇,过上安心、舒适的晚年生活!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