存折上的到期日越来越近,妈妈心想,终于可以拿到这笔钱了,当我们拿着存折去银行时,工作人员却告诉她,这笔钱不能直接取出来,需要先办理一份保险合同终止手续,妈妈当时就懵了,怎么存钱还涉及到保险合同?
在详细了解后,我们才知道,原来妈妈存的这笔钱并非普通的存款,而是一款保险理财产品,当初银行工作人员并没有详细解释这款产品的性质,只是强调收益高、安全可靠,妈妈觉得银行肯定不会骗人,就毫不犹豫地存了。
想要取出这笔钱,首先要提交一份保险合同终止申请,工作人员告诉我们,这个流程需要一段时间,具体多久他们也说不清楚,妈妈急得团团转,这笔钱可是她的养老钱,万一取不出来怎么办?
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我们跑了无数次银行,打了无数个电话,终于把保险合同终止手续办了下来,这只是第一步,接下来还要办理退款手续,这个过程同样繁琐,需要提交各种材料,包括身份证、存折、保险合同等。
经过漫长的等待,退款终于到账了,可是,当我们查看金额时,却发现少了好几千元,妈妈觉得不可思议,明明存了5年,怎么钱还少了?我们再次找到银行,工作人员解释说,这是因为提前终止保险合同导致的损失。
原来,这款保险理财产品规定,如果在合同期内提前取出,会扣除一定比例的费用,妈妈当时并不知情,觉得这就是普通的存款,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后果。
通过这次经历,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存款的风险,以下是我的一些教训,希望能帮到大家:
1、存款前要详细了解产品性质,不要盲目听信银行工作人员的推荐,一定要问清楚产品的性质、收益、风险等。
2、看清楚合同条款,在签订合同之前,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内容,了解各项条款,尤其是关于提前支取的损失部分。
3、谨慎选择存款期限,存款期限越长,提前支取的损失越大,根据自己的资金需求,选择合适的存款期限。
4、多了解金融知识,不要以为银行就是最安全的地方,要学会分辨各种理财产品,提高自己的金融素养。
5、与家人沟通,在办理存款、理财等业务时,最好与家人商量,共同决策。
存钱虽然看似简单,但实际上蕴含着很多风险,我们要提高警惕,避免陷入陷阱,也希望银行能加强监管,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,在此,我也希望大家能从我的经历中吸取教训,避免重蹈覆辙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