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、社保待遇:辞职后,部分社保待遇会受到影响,如医疗保险、生育保险等。
1、医疗保险
辞职后,医疗保险次月就会停止报销,为了不影响就医报销,我们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式:
(1)以个人身份参加居民医保,居民医保每年缴费一次,费用相对较低,需要注意的是,居民医保报销比例和范围较职工医保要小一些。
(2)继续参加职工医保,可以办理失业登记,并以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医保,由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医保费用,需要注意的是,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的缴费基数较高,个人负担较重。
2、生育保险
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用报销,辞职后,生育保险待遇会受到影响,以下两种方式可供选择:
(1)在辞职前生育,如果怀孕时间较短,可以在辞职前生育,确保生育保险待遇不受影响。
(2)以居民身份参加生育保险,部分城市允许居民参加生育保险,享受生育医疗费用报销,但生育津贴无法领取。
以下是如何具体处理其他社保:
3、养老保险
辞职后,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钱会累积,待退休后可领取,如果担心账户里的钱贬值,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式:
(1)以个人身份继续缴纳养老保险,可以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,继续累积缴费年限。
(2)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到新单位,如果找到新工作,可以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到新单位继续缴纳。
4、失业保险
辞职后,如果符合领取失业金的条件,可以申请失业金,失业金领取期限与缴费年限有关,最长不超过24个月。
5、工伤保险
辞职后,工伤保险自动终止,无需处理。
以下是处理社保的实操步骤:
1、携带相关证件:身份证、社保卡、银行卡等。
2、到当地社保局或街道办办理以下事宜:
(1)医疗保险:办理居民医保或失业人员医保。
(2)生育保险:咨询当地政策,办理居民生育保险。
(3)养老保险: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或转移养老保险关系。
(4)失业保险:申请失业金。
(5)查询社保账户余额和缴费情况。
怀孕辞职后,社保处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,了解社保政策,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,可以确保自己和宝宝在孕期的权益得到保障,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到大家,祝准妈妈们孕期顺利!
发表评论